

對我來說,電影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——
但老實說,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真正去深入學習「導演思維」。
我來自資訊背景,與電影的唯一關聯,
大概就是在電影院裡當觀眾的那段時間 🎬
➖➖➖
直到近年來,我開始投入 AI 影音創作。
從主題曲 MV、形象廣告到微電影,
這些作品雖然有AI工具的加持,
但我逐漸發現——
AI 再怎麼厲害,決定內容好壞的,
仍然是創作者對導演功課的掌握與應用能力。
➖➖➖
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,
我打開了《 導演功課 》這本書。
沒想到,它用非常淺顯卻深刻的方式,
徹底打開了我對「導演」這個角色的理解。
➖➖➖
書中最讓我震撼的,
是關於蒙太奇理論的觀念 🎥
我一直以為剪接只是技術,
但這本書卻指出——
蒙太奇是電影語言的核心,
它讓彼此不相關的畫面之間,
透過排列與組合,激盪出新的意義與情感。
➖➖➖
導演的工作,
並不是單純追求畫面漂亮,
也不是強調演員的情緒表現。
而是設計這些鏡頭組合,
讓觀眾自己在觀看中產生聯想與情緒。
➖➖➖
這讓我瞬間明白,
AI 影音雖然能快速生成畫面與聲音,
但「怎麼組合它們、怎麼安排它們、怎麼讓觀眾產生驚奇與必然感」,
這才是導演功課中最關鍵的應用能力。
➖➖➖
我也重新理解了導演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——
不是單純的指揮或控制者,
而是給予方向、決定節奏、設計情境,
並尊重觀眾理解力的創作者。
➖➖➖
回到自己,我很清楚,
現在的我對導演這件事還很「菜」😅
但正如《 導演功課 》所說,
導演是一個思考的藝術。
而思考、選擇、安排,
正是可以不斷磨練與精進的基本功。
➖➖➖
AI 影音工具只會越來越強,
但唯有真正了解導演功課,並靈活應用,
才能在這個時代創造出真正感動人心的作品。
➖➖➖
這次閱讀《 導演功課 》,
對我來說不只是學習導演知識,
更像是一場思維上的覺醒 💡
未來我會持續讓自己不斷學習,
因為,懂得運用導演功課的能力,正是 AI 時代創作者的必經之路。
🤝 喜歡這篇分享嗎?
如果你也在做品牌影片、探索 AI 創作,
或者你只是想開始,卻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…
都歡迎加我 LINE 或 FB,我很樂意陪你聊聊,幫你找到第一步。
👉 LINE|加我聊聊 ( 第一時間收到任務與教學 )
👉 FB|看看我平常的創作與觀點
👉 YouTube|訂閱頻道,一起 AI 探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