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 AI 越來越聰明,
我們的大腦卻正在被「溫水煮青蛙」煮軟了 🧠💦
麻省理工學院(MIT)的一項研究警告我們:
📉 長期使用 ChatGPT 寫作的人,大腦連結能力會明顯下降
🧩 更有高達 83% 的人,記不住自己剛剛寫過的句子!
這不是效率的問題,而是——
我們正在欠下一筆「認知債務」:
你用未來的思考力,換取現在的便利。
➖➖➖
我是在程世嘉先生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這個研究的。
他說了一句話,我超有共鳴👇
「當我們把建構、組織、表達交給 AI,
我們就不再是思考的人,而只是資訊的搬運工。」📦
AI 幫你寫沒錯,但你真的有「想」嗎?
這讓我想到另一個比喻——
就像 GPS 讓我們變成路痴,
ChatGPT 可能也會讓我們變成「思考痴」🗺️➡️🧠❌
➖➖➖
文章還提到日本武道精神裡的「守破離」:
🔸 守:先把基本功練熟,不能亂來
🔸 破:精通後開始調整、創新
🔸 離:內化後,走出自己的風格
而我們現在很多人是什麼?
跳過「守」,直接用 AI 嘗試「破」與「離」,結果根基不穩,東西做出來卻沒靈魂。💨
真正的職人,是願意花時間練煮飯的壽司學徒 🍚🍣
不是一上場就想當主廚。
➖➖➖
這讓我想起一門對我影響很深的課:《簡報五力全開》📚✨
這不是教你怎麼用 PowerPoint 的課,
而是教你——怎麼講清楚、說服人、讓人行動 的課。
它幫我累積了三種關鍵能力:
🎯 聚焦力:讓你一句話說出重點,不再資訊轟炸
🎬 結構力:有邏輯、有節奏地引導對方思考
💡 表達力:讓複雜的事變簡單,讓人秒懂你在說什麼
➖➖➖
這堂課的設計者是我非常敬重的簡報教練——小花老師 🙌
他曾說過一句話,我至今深深記得:
「李小龍說過:我不怕有人練了一萬招來對付我,但我怕有人把一招練了一萬遍!」
不是選擇「AI 或自己做」,而是判斷:
🧠 哪些部分我要親自鍛鍊?
⚙️ 哪些部分可以交給 AI 放大?
先練出本事,再讓 AI 成為助攻,這才是聰明的使用者。
➖➖➖
如果你也常常覺得——
🤔 腦中有很多想法,卻講不清楚
🌀 做了很多事,但說服不了人
🔇 有好內容,但沒好說法
那我真心推薦你去體驗這堂課:
這不只是簡報課,
而是一門訓練你「思考力 × 說服力 × 影響力」的基本功訓練 💪🔥
別還沒學會煮飯,就想開餐廳。
先練基本功,才是對 AI 最好的搭配!
📍我的建議:用 AI 之前,先讓你的大腦準備好 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