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大約一個月前,承蒙 麗春老師的邀約,
我在今天 2025.09.05 到 長庚科技大學,
和一群對生成式 AI 影音有興趣的老師們,
一起進行一場實作課程。
說真的,心情有點緊張 XD
因為「我自己會做」,不代表「我一定能教得好」。
尤其這次面對的不是學生,而是各自有專業背景的老師們,
要怎麼在短短兩小時內,
讓大家既能掌握 AI 流程,又能親手做出作品,
這對我來說是一場挑戰!
➖➖➖
🎬 三大影音製作類型
這次我把課程歸納為三大類型:
1️⃣ 主題曲 MV
流程:主題曲 🎵(Suno) → 分鏡圖 🎨 → AI 影像 🖼️
特點:情緒渲染強,由音樂主導氛圍
適合:品牌故事、活動影片、願景宣傳
2️⃣ Podcast 微電影
流程:Podcast 聲音 🎙️(VoAI / 真人) → 分鏡圖 🎨 → AI 影像 🖼️
特點:聲音是靈魂,畫面輔助,沉浸感強
適合:人物專訪、勵志故事、品牌理念
3️⃣ 分鏡型微電影
流程:文字腳本 ✏️ → 分鏡圖 🎨 → AI 影像 🖼️ → 配音 🎤
特點:結構完整、劇情推進感強,畫面掌控度高
適合:品牌廣告、短篇微電影、教學影片
📌 剪輯的部分,我刻意沒有放在課堂,
因為這是「修行在個人」的功夫,
需要時間慢慢磨。
➖➖➖
🧼 烏金炭皂 × 實作練習
為了讓大家更快進入狀況,
我直接用公司熱銷的 烏金炭皂作為練習題材。
大家就像品牌行銷專員,從頭到尾操作:
🎵 主題曲歌詞 & 背景音樂(Suno)
🎨 微電影分鏡(ChatGPT + Deevid)
🎙️ Podcast 故事配音(VoAI)
短短 2 小時,
每位老師都能「全方位體驗一輪」生成式 AI 的創作流程。
學到東西,也不會壓力太大,
成果比預期更理想!
➖➖➖
🌱 教學反思
對於剛接觸生成式 AI 的人來說,
重點不是先追求高深技巧,
而是建立「先見林,再見樹」的 AI 世界觀。
✅ ChatGPT 是總指揮:要學會提問、懂得駕馭,它負責統籌流程。
✅ 其他 AI 工具是輸出型:把歌詞變音樂、把腳本變聲音、把圖片動起來。
✅ 以終為始:先釐清學習目標,再挑選工具。
✅ 掌握成本:判斷何時免費就夠,何時值得付費。
同時,我也提醒大家:
網路上很多「AI 一鍵生成」的完美作品,
其實背後要投入非常多時間與成本。
如果誤以為輸入提示詞就能馬上得到神作,
最後很容易失落。
AI 不是魔法,
它需要我們扮演導演,
去引導、協作,才能完成真正的作品。
➖➖➖
📌 總結
這堂課最大的收穫是:
AI 不只是技術,而是一種創作世界觀。
即便只有短短 2 小時,
只要抓對方法,就能用 AI 把想法變成果,把故事說出來。
在這裡——
🎬 ChatGPT 是導演,
🎭 其他 AI 是演員。
導戲的方法,比工具本身更重要。